第二章 一段野史(2/3)

作品:《凡世歌

其他皇子之中颇有微词,这样下去,恐怕有被推翻的危险,不如先下手为强,把他们都杀了。”

确如拓跋圭所说,司马炎的母后景夫人没有硬朗的后台,也没有貌美的姿色,能够怀上他,全是天意的安排,是一场意外造就的产物;因此,皇帝对年幼的司马炎并不疼爱,而在宫里又缺乏必要的靠山,所以司马炎小的时候,经常受到其他皇子的欺负。也因此才发奋苦读,骑马射箭,千方百计地讨父亲的欢心,最后在拓跋家族的大力支持下,登上皇位。司马炎对身边的兄弟们确实是有顾虑在的,拓跋圭的话刚好触及了他心中的痛处。司马炎果断采纳了他的意见,由此展开了针对自己兄弟姐妹们的疯狂杀戮。

那个时候,朝堂中有两股势力,一是司马氏族代表的皇族势力;二是拓跋家族代表的外姓势力。由于皇帝司马炎的授意,司马氏族的皇族权力几乎被抹平,亲族的死伤多达万人,红色的血将帝都的护城河染红,歌舞升平的帝都转瞬之间化作修罗地狱,瘟疫由此蔓延,灵隐寺大门紧闭,整整三年谢绝访客登门。

拓跋圭氏族由此一家独大,拓跋圭将司马炎圈养在深宫中,每天被数不尽的美女伺候着,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。自己则大权独揽,将几乎所有的位置换上亲信,并在转年的年初毒死司马炎,称帝建国,帝号开皇!

这里说的简短,说书人却绘声绘色地描绘出其中的惊险万分,扣人心弦之处,仿佛亲身经历。让沈飞不能理解的是,这样大逆不道的言论居然没有人阻止!

要知道,此刻正是拓跋圭在位第三十年的末尾,是皇权统治最为稳固的时候,在这样的时间点上,一个说书人公然诋毁本国的皇帝,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,都是明显不合时宜的。

可是,居然没有人上前阻止。

简直是匪夷所思!

说书人旁边的是一对唱曲的父女,看起来和汝阳城里遇到的那一对没什么区别,却再没有恶霸无缘无故害了他们的性命。这点也让沈飞非常奇怪,偌大的城市,最为著名的繁华之都,连一个官府的人都看不到,可是却能井然有序的运转,生机勃勃地发展,这其中到底是何道理?

沈飞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,却又被唱曲的父女牵住了心神,原来这父女二人唱的是民间的小曲“婉婷风”,曲风哀婉,表达出了浓浓的乡愁之情。这不禁让沈飞联想到了自己曾经的家乡,现在的哀默之城。想想已经整整十三年没有回去过了,不知道那边是否还是一片废墟?

进而回忆起此次人间之行的重大意义,传道是目的之一;找到当年下令攻击罗刹族,屠杀本族的凶手是目的之二。这两项任务是并重的。

这些天里,沈飞其实一直在琢磨当年的事情,按理说自己的族人,在情绪激动的时候,能够释放出惊人的力量和速度,民风尚武,城池为星盘布局,各座城池连成一片如同一座迷幻大阵,不应该被普普通通的人类那般轻易的灭族的!

可现实却是罗刹族圣城在一夜之间坍塌,化作废墟,由于那时候年纪太小,久居深宫,沈飞不能回忆起其中具体的情节,不过依靠推断,能够依稀推测出,罗刹族的覆灭要么就是因为族内出了内奸,就像龙虎山那样;要么就是有仙人或者和尚暗中帮忙,罗刹族虽然比普通人战斗力强一些,可是和修仙、修佛的人对抗则没有胜算,只有他们出手,才有可能导致罗刹族的覆灭。

而这无疑意味着,蜀山有可能也参与在其中,一想到这,沈飞就觉得异常痛苦,只能从掌门真人对待此事缓和的态度上,得到些许安慰,或许一切都是自己多心了吧。

记得在下山之前,鸠山鸣鸠师兄曾经在自己面前展示过一副图案,并且神神秘秘地提到,下山之后如果遇到相同的图案一定要停下来,和那个拥有图案的人打一声招呼,说不定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。

沈飞来到了繁华之都金陵,感觉这里是最有可能找寻到鸠师兄所说图案的地点,因此上街的时候格外留心。

大概是真的被感动到了,沈飞给了唱曲的父女一小块银子,这对街头卖艺的人来说已经是很大一笔财富了,他们连连做辑,表达感谢。

再往前,人声鼎沸,一座占地百亩的椭圆形建筑盎然挺立,走近之后才知道是金陵城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斗技场!

从外面看,这是由巨大的青石瓦料堆叠成的建筑,目测高度在五十米以上,环形走廊,看台逐层向后退,形成阶梯式的坡度。离得很远,已能听到振聋发聩的喧嚣和呐喊之声,狂躁的氛围几近疯狂。沈飞很想进去看一看,可惜被若雪拉住了,若雪不想进去,因为不愿意看到血腥暴力的场面。

沈飞看若雪执意如此,也没有办法,只能顺着她了。

斗技场外面,摆着很多卖水、卖食品的摊位,这是沈飞第一次见到有人将水当做商品贩卖,大概是在里面拼命的呐喊以后会口渴,所以商贩们一早准备了竹筒,筒子里盛满水,等到有人出来买水的时候,便递上去一个或者两个,价钱挺贵的,需要十纹钱。卖食品的商贩也很有针对性,兜售的食品以肉类为主,大概在这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凡世歌 最新章节第二章 一段野史,网址:https://www.52cxzw.net/84/84679/39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