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558章 许攸献计(2/2)

作品:《召唤之三国霸业

食邑的土地上(即诸侯国)行使军政大权。到了战国时,各国纷纷变法。秦自商鞅变法后,定二十等军功爵制度。这个制度一直延用至今。汉高祖建国时,吸取了秦亡的教训,实行封建与郡县并行的政策,大量分封自己的亲属为封国的国君。这些国君有土地的使用权,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行使军政大权。他们相当于两周时期的五等爵诸侯,但这些封国的国君只能称“王”。二十等爵中的列侯,在名义上也相当于两周时期五等爵中的诸侯,但他们只食封邑,没有军政大权。汉高祖曾令众臣设誓:“非刘姓不得封王,非军功不得封侯。”可见“王”、“侯”两爵的尊贵。这里的“侯”,就是指二十等爵制中的关内侯和列侯。由“七国之乱”到汉武帝集权后,封国的“王”逐渐失去了诸侯地位。同时间,由于战争多,因军功而封侯的人也非常多,关内侯与列侯站满了朝堂,这是武人最辉煌的一段时期。与此同时,还发生了一件和侯爵有关的大事。汉武帝将列侯与三公重臣联系了起来。若被拜为三公的朝中大臣,还没有列侯爵位的,则立即被赐封为第二十等列侯。汉武帝的这一封赏行为,却被后世当作一种惯例制度沿袭了下来。汉武帝在位时,关内侯与列侯的分封,还是较多的按军功来赏赐。但在“武”功之外,凭“文”功而封侯的大臣也在逐渐增多。到了昭宣中兴,尤其是汉宣帝在位时,地方官吏凭借“文”功政绩得以封侯的情况,一时达到了极致。昭宣中兴之后,国势日下,外戚宦官相继擅权。这些人大量私封自己的亲信子弟为侯,外戚更是一门数侯,而中官一日数侯者也是屡见不鲜。关内侯与侯爵随即不再尊贵。特别是到了后来的汉桓帝以及汉灵帝时候,天子开始卖官鬻爵,敛钱之风愈演愈烈,关内侯与列侯多如牛毛,越封越贱,彻底不值钱了。许攸看着袁绍,非常得意的道:“朝廷的官职毕竟有限,现行的二十等爵位又不尊贵。在这个关系社稷存亡的时候,朝廷应该修改封爵制度,恢复两周时期的五等爵位制。在现行二十等爵制度上,另外再加上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爵位。二十等爵位制和五等爵位制同时实施,互为补充。凡州郡大吏建有文武功勋,在无官可升的情况下,除了增加俸禄外,更应该赐高等爵位,从而激励各地州郡大吏为稳定社稷,中兴大汉而浴血奋战。”许攸再度摸了摸自己的长胡子,笑道:“当然了,此时我们要求朝廷改变封爵制度,目的不是为了激励大家多建功勋,而是为了削弱河北实力,打击李翊的合纵之策。”五等爵位制的关键不是爵位的尊贵,也不是封邑的多寡,而是世袭行使封邑之地的军政大权。仅此一,就能让各地州郡大吏趋之若骛。最后,许攸一拍巴掌,大声道:“各地州郡大吏联名上表后,河北随即就会陷入混乱。”(未完待续。)...
本章已完成! 召唤之三国霸业 最新章节第0558章 许攸献计,网址:https://www.52cxzw.net/58/58777/55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