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8章 留学生牛顿眼中的大明(3/3)

作品:《国姓窃明

吃了一个下午。

喝完了茶,用完了甜点,莫顿船长还忍不住让牛顿点评几句:“你觉得大明这边对于经济犯罪的治理,跟我们英国比如何?”

牛顿耸了耸肩:“说实话,看起来比英国精细。至少他们跟罗马法一样,有严密的条款,量刑和取证也比英国严密些。我对此番来到大明,能不能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回去救英国,更加有信心了。”

英国人一贯用的判例法,而17世纪其精细程度还是相对原始的,不如荷兰和法国,这方面也得工业歌命之后才渐渐赶上去。所以牛顿这么说也不算跪舔。

至于酷刑什么的,他也觉得很正常,无非就是腰斩多剁了几刀,但至少没有刻意延长罪犯的痛苦时间——西方人把人钉死在架子上,或者穿刺在尖木桩上,直至血流干而死,可是有可能持续痛苦上一两天才死的。今天这些腰斩,哪怕最慢的,一刻钟就死透了。

莫顿船长原本没听牛顿说过他留学的具体目的,此刻被牛顿带歪了楼,他才顺着往下追问:

“那你这次来大明,到底是想学些什么?有计划了么?据我所知,要搞学术,还是得去南京,在杭州这儿久留没什么价值。

大明这边只有一所科学院和一堆研究所,可不像我们欧洲那边有很多大学。他们的‘国子监’,也完全只是教授伦理的,你就当是神学院好了。”

牛顿显然早就胸有成竹,对这个问题想都没想:“当初启程时最初的决心,当然只是想来观摩一下大明的‘化学’成就,这几年在欧洲,经常听荷兰商人回来传说,说大明又造出了新的毒杀害虫蛇鼠的药物,还有其他惊人的成就。

要是能学到怎么解救伦敦大瘟疫就好了。这件事情要是能有着落,我就安排人先回国,把成果翻译出来。我自己,想再留着观摩一下大明这边对光学和力学的认知。

前几年,读到一本笛卡尔先生晚年的遗作,听他书中介绍,大明这边的摄政王以及他的一位夫人,居然也是对力学见识不凡之人,还提到了几个关于运动的猜想,

只可惜最新的成果都是汉语,笛卡尔先生遗作里转述的也不够详细,看来一定要学好汉语,才能跟我心中所想印证一下。”

莫顿船长不懂这些,他只能端起酒杯祝牛顿好运了:“那就祝你好运,我打算留在杭州和苏州进货,这次来大明不打算去南京,这一路你自己想办法吧。”

——

差不多好转了,想了想还是把请假条留到4号服务器维护日用吧。今天就更了,不请假了
本章已完成! 国姓窃明 最新章节第398章 留学生牛顿眼中的大明,网址:https://www.52cxzw.net/318/318308/48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