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6章 除去商业因素,《发如雪》这首歌一无是处!(1/2)

作品:《从求职节目走出的天王巨星

依照惯例,歌手在发布新专辑时,多半会提前将唱片寄送给一些资深的,或者说是流量较大的乐评人手中的。

就像电影正式上映前,会去请一些资深影评人参加首映礼或点映场,是一样的道理。

最理想的状态,当然是为了让这些乐评人或影评人,给自己的新专辑或电影造势了,在正式专辑发布前或正式上映前商业吹一波,以便吸引到更多吃瓜群众。

就算不能吹一波,至少得让他们嘴下留情一些,喷的时候别那么狠不是吗?

毕竟,吃人的嘴软,拿人的手短嘛!

电影的首映礼或点映场,一般都提前一天或几天,而歌手给资深乐评人寄送新专辑,也得保证他们在专辑正式上架之前能收到,一般就是从印刷厂出来就直接寄送了。

更夸张的是,有些歌手在新专辑定稿之后,在送审之前,就开始请资深乐评人先听了。

毕竟,有些独立歌手只专注在音乐上,对现下的流行风向,还是不如资深乐评人毒辣的。

那些只会闭门造车的歌手,如果不是运气爆表,是很难赶上流行的风口。

既然要发新专辑,自然是冲着钱去的,往雅了说,则是让更多人听到自己的声音。

虽说乐评人是歌手的槲寄生,但没有他们的吹捧,歌手的名气也很难起得来啊。

池景行发的新专以老歌为主,仅有的四首新歌,还提前一周公布了其中两首的词,所以嘛,他这一次还真有点特立独行了,竟没给哪怕任何一位乐评人寄送唱片。

于是,今天一早,几十上百号乐评人,就不得不定好闹钟,不约而同地带着起床气,去就近的音像店或书店排队了。

乐评人的工作,其实也挺辛苦的,他们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只听一遍就发表评论。

那不专业!

他们为了写一篇乐评,甚至循环一天都有可能,但这首歌,有可能是砒霜,也可能是毒药。

要是给一张新专辑做一个整体的评价,可能听三天都是少的,而且,有时候,他们也会参考同行的意见。

这就是,为什么歌手发布新专辑前,需要提前好几天给他们寄送唱片的原因了,——真不是担心快递太慢。

实际上,同城的快递半天就能寄到了,只要不住在边疆,唱片寄出之后的两天,是保证能收到的。

而没有收到池景行唱片的乐评人,有些是喜闻乐见的,反正其他人发唱片他们也收不到,而那些资深乐评人,特别是有几百万围脖关注的那种,他们对池景行的不礼貌,就难免有点不痛快了。

直到买完唱片回家,许多人就大呼“真香”了,但也有不少人,依然觉得池景行不会做人,并且把这种情绪,带到了他们的工作中。

到了下午一点多,池景行这张专辑的乐评,便陆陆续续地出来了。

不过,因为东京大地震吸引了绝大部分的流量,再加之他们的围脖关注人数本就少,而绝大部分普通人是不会买唱片的,因为太贵了,但二十块的数字专辑他们还是消费得起的。

诸多因素加在一起,许多乐评人发出了乐评之后,就很难引起普通水友的共鸣了。

直到池景行终于发文,直到李大师也发布了乐评,许多混在网上的水友们,这才开始关注各大乐评人的围脖来。

拥有三百多万围脖关注数的金圣,也算是业内大咖了。

或许,不会有人知道,他还曾在《好声音》的小组淘汰赛上,他还给池景行的《olling in the dee》投过弃权票呢,以至于,池景行这首歌最终没能拿到满票。

金圣就是这么一位,性子执拗、特立独行的乐评人。

也是因为他常能一针见血,极少会给歌手说好话,这倒让许多人臭味相投起来了,因此也算有不少恶趣味的追捧,使得他成了业内少数几位顶尖的大流。

金圣的风格,也为音乐圈带来了一股子戾气,竟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面呢。

额,风格。

总之,金圣直到昨晚都没收到池景行寄来的唱片,又联系了几位圈中好友,发现它们也没收到之后,心里就存了一股子怒气。

直到早起排队买完池景行的新专辑,回到家选择四首新歌听了几遍之后,他便在第一时间发出了自己的乐评,有关这张专辑的主打歌《发如雪》的。

“如池景行所言,《发如雪》这阙词走的是华夏风,从歌名到歌词所呼叫的意象函式库,到处取材之华夏古典文学,然则,这只是表象而已。”

“私以为,池景行所做的华夏风的歌词,最大的的弊病就在于‘为文造文’,堆彻造作,他这张专辑中的几首华夏风,多是因商业的需要,而非出于一己之真实情感。他从有诗意、有情调的时代、人物或地方汲取素材,然后像空气罐头那样制造感觉、贩卖感觉。这是他的歌给我的感觉,也是我对他的成见。我觉着,他这种对古典文学或者何人何地的肤浅演绎,是对‘真东西’的侮辱。”

“我不仅自己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从求职节目走出的天王巨星 最新章节第206章 除去商业因素,《发如雪》这首歌一无是处!,网址:https://www.52cxzw.net/262/262338/2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