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一章 《沽酒游春》——王九思(2/2)

作品:《史事讲将

用同一题材,仅用一个单折篇幅写了这个剧本。剧中对东郭先生的愚腐作了无情的讽刺和批判,愤怒地抨击了豺狼般贪婪、奸巧的“世人”。使《中山狼》这个久已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寓言故事,在腐朽黑暗的明代中期获得了具强烈现实主义的主题。它告诫人们:狼的本性总是要吃人的,应该除恶务尽,决不可怜悯姑息。这是他的亲身观察体验,也是万古不易的真理。他的《中山狼》剧本,与康诲的杂剧《中山狼》,同是取自《中山狼传》,但要高于康海一筹。不仅曲文通俗、浅近,而且情节也更为凝炼、集中。他不受元杂剧一本四折一个楔子的旧规范的拘束,是一个创举,在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。

王九思的戏曲作品,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生活气息,在艺术上不落俗套,语言精炼清畅。特为西北地区文人和广大群众所喜爱,争相传诵。不少评论家说他的作品“词曲工美奇”,“秀丽雄爽”,认为无论就思想性、还是艺术价值,都“不在关汉卿、马东篱之下”,《中山狼》剧本成为历来传诵的名作,被近人列为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。

王九思回家以后,先是写了很多诗词。但由于不合韵律,很难演唱,还受到人们的嘲笑。这时40多岁的他便下决心学习音乐。“费重赀募国工学按琵琶三弦,习诸曲尽其技”。他高薪聘请名乐师给自己传授音律知识和弹拨乐器的技艺。很快掌握了元曲遗韵《北曲》的各种唱腔,把眉县、周至、鄠县等地的民歌、山歌、情歌整理加工,使《北曲》得到发展,形成了被当时曲论家评为“世争传播的套曲”,即按关中人语调唱的流行曲,先在眉、周、鄠一带传唱开来。他自编自唱,其优美动听即令“老乐工击节自谓弗如也”。同期戏曲家李中麓曰:“敬夫词曲新奇,得元人心法,为一代宗匠乡曲……”这种曲调唱起来自由爽畅,舒展平缓。有的激越慷慨,凝重悲壮;有的缠绵悱恻,如泣如诉;有的欢乐明快,诙谐有趣。现代

王九思开创了风靡关中西到甘陇,东到晋南流行数百年的眉户曲子。明清时期晋南人在鄠县经营盐、铁、百货生意者极多。王九思是鄠县北街人,他家对面就是山西会馆,晋商经常探亲进货,这就把“世争传播”的曲子带到山西。晋南至今流行眉户曲子,自在情理之中。同期曲论家李开先去西夏饷军,途经康海处,王九思闻知,立即邀李开先返鄠县作客,九思盛宴招待,他们在10天的相处中通力合作,切磋琢磨,既完善了眉户曲子,又由李开先将套曲带至西夏,“关陇之士争相传咏”,至今甘、青、宁亦有眉户曲子。
本章已完成! 史事讲将 最新章节第七十一章 《沽酒游春》——王九思,网址:https://www.52cxzw.net/254/254031/2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