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2章 孙太妃以德报怨(2/2)

作品:《木匠王爷

欣赏她,还经常训斥她。在对待朱氏的问题上,朝中有人想降低皇帝生母的等级,以讨好垂帘的高太皇太后;有人却主张尊崇朱氏,以显示天子的孝道。但高太后一直压制朱氏,直到元祐三年秋,才允许朱太妃的舆盖、仪卫、服冠可与皇后相同。赵煦亲政后,立即下令母亲的待遇完全与向太后相同。

元丰八年,朱太妃护送神宗的灵柩前往巩县陵区安葬,途中在永安驻留。时任河南知府的韩绛担任过宰相,知道朱太妃的身份,对她十分尊重,亲自从洛阳赶到永安迎接,礼仪侍奉极其周到。朱太妃非常感动,回宫后念念不忘,忍不住向身边人诉说此事。

高太后知道后,居然勃然大怒,当面训斥道:“韩绛是先朝老臣,你如何配受他的礼遇!”朱太妃当场被骂哭,不停地向婆母谢罪。一些善于拍马的大臣顾不得朱太妃的身份,竟立即罗织了几条所谓朱氏的罪名上奏,要求严惩朱氏,以讨好高太后。

高太后的侄子高公绘为姑姑对朱太妃的态度深感不安,而起居舍人邢恕也劝高公绘应多为高家的未来打算。他说道:“太妃是当今皇帝的生母,理所应该受到尊崇。小人挑拨离间的风气,绝不能继续。高太后对太妃的态度,如果被皇帝知道,你们高家以后麻烦就大了。”并将自己写的一份尊崇太妃的奏章拿给高公绘,要他抄一遍,由他出面劝姑姑高太后礼遇太妃。

高公绘照办,高太后阅罢奏折,颇感惊讶,问高公绘道:“你平素不多识字,如何写出这等文章?从实讲来!”高公绘不敢隐瞒,据实以奏。高太后大怒,当即将刑恕贬到湖北随县。但是冷静之后,高太后觉得刑恕和高公绘的话,无论从礼法还是自己的长远利益考虑,都有道理。这才在元祐三年下诏:“《春秋》之义,母以子贵,其寻绎故实,务致优隆。”朱太妃在舆盖、仗卫、冠服的待遇得到提高,和皇后一样。

高太后不喜欢朱氏,令她万万料不到是,正是这个儿媳妇朱太妃,在她身死后的危急时刻,挽救了她和高氏家族的命运。高太后死后,蔡京为了献媚于宋哲宗,诬蔑高太后想立自己儿子为皇帝,有废哲宗的阴谋。哲宗即位时只有十岁,记不起旧事,信以为真,要废掉祖母高氏的皇后之位。于是向太后出面,要朱太妃出面解释。

朱太妃是一个性格善良、心胸宽厚的人,没有因为婆母高太后曾经看不起自己而记恨,她向儿子力辩高太后在此事上无可非议。哲宗听了生母的话,这才相信高太后是冤枉的。当蔡京等人再次请求废黜高氏的时候,哲宗怒斥道:“你们坚持诬陷高太皇太后,是不是一定想陷我于无视祖宗之地,使我死后无面目进英宗之庙?”,蔡京等人被迫放弃了废黜高太后的计划。最终,高氏的皇后地位保住了,高氏家族也有惊无险地躲过了这场灭顶之灾。

由于孟皇后是由高太皇太后指定的人选,而哲宗对高太皇太后却没有什么好感。因此相貌平平的孟皇后,没有得到哲宗的喜爱,哲宗最宠爱的是婕妤刘氏。刘氏是赠太师、东平郡王刘安成之女,刚开始是哲宗的侍女,但是聪明伶俐,姿色美艳,能歌善舞,多才多艺,深得哲宗宠爱。她也孝顺哲宗嫡母向太后和生母朱太妃,甚得欢心。因此很快从平昌郡君晋升到美人,生下皇三女懿康公主后,进封婕妤。
本章已完成! 木匠王爷 最新章节第382章 孙太妃以德报怨,网址:https://www.52cxzw.net/252/252833/6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