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石敬瑭成为儿皇帝(2/3)

作品:《木匠王爷

个冒昧的计策,只怕朝廷不肯。现在随从圣驾的兵尚有万余人,马近五千匹,如果选出精锐骑兵一千人,让我和郎万金指挥他们,从介休山出发。趁着夜间冲破贼阵而进入晋安寨,只要能有一半人进去,事情就好办了。张敬达等陷于重围之中,不知道朝廷的信息。他们知道大军近在团柏,那就即使有铁的屏障也可以冲破,何况虏骑的阵列!”

李懿报告李从珂,李从珂说道:“龙敏的志向极为壮烈,现在用这个办法可惜晚了。”晋安寨被围了几个月。高行周、符彦卿多次率领骑兵出战,由于寡不敌众,都不能成功。粮食和草料都用完了,只好削木屑淘马粪中草筋来喂马,马互相啖咬,尾巴和颈鬃都秃了,死了就由将士分而食之,援兵依然没有赶来。

杨光远、安审琦劝说张敬达向契丹投降,张敬达说道:“我受皇上的厚恩,当了元帅而打败仗。罪过已经很大,何况向敌人投降!现在援兵早晚要到,暂且等待吧。如果一旦力尽势穷,那就请诸军斩了我的头,拿着去投降,以求保全自己而获多福,那时也还不晚。”杨光远向安审琦使眼色要杀掉张敬达,安审琦不忍下手。

高行周知道杨光远要暗算张敬达,常常带领精壮骑兵尾随张敬达来护卫他,张敬达不知缘故,对别人说道:“高行周常跟在我身后,是什么用意?”高行周才不敢再尾随他。

诸将每天早晨会集在招讨使的营房中,初九那天,高行周、符彦卿尚未到达,杨光远乘着张敬达没有防备,斩了他的头,率诸将向契丹投降。耶律德光平素就听说过诸将的名声,都加以慰劳,赐给皮帽,因而开玩笑说道:“你们各位是非常可恨的恶汉,用不着我准备加盐的乳酷,来喂你们上万匹的战马了!”杨光远等大为羞惭。

耶律德光嘉许张敬达的忠义,命令收尸安葬,并进行祭典,对他的下属及晋国诸将说道:“做人臣的,应该仿效张敬达!”当时晋安寨有马近五千匹,铠甲兵杖五万,契丹全部取走送归本国,而把唐军的将卒全部交给石敬瑭,并对大家说道:“你们完务必勉力效忠你们的主上。”马军都指挥使康思立愤恨惋伤而死。

石敬瑭因为晋安已经投降,即派使者谕告诸州,代州刺史张朗杀了来使;吕琦奉李从珂的诏书去慰劳雁门关以北诸军,到了忻州,遇到晋国使者,即把晋国使者杀了。

吕琦对忻州刺史丁审琦说道:“胡虏经过城下时都不回头看。他们的心迹可见,还朝之日必定不能保全自己,不如早日率领军民从五台奔赴镇州。”将要出发,丁审琦后悔,关闭牙城不跟吕琦走。州兵要攻打他,吕琦说道:“国家到了这种地步,为什么还要相互残杀!”于是率军奔向镇州。

耶律德光对石敬瑭说:“桑维翰对你很忠心,应该让他做宰相。”石敬瑭即任赵莹为门下侍郎,桑维翰为中书侍郎。二人都是同平章事;桑维翰暂时主持枢密使的事务。石敬瑭又任杨光远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、刘知远为保义节度使兼侍卫马步军都虞候。

石敬瑭和耶律德光将要领兵向南进军,想留下他的一个儿子戍守河东,征求耶律德光的意见。契丹主让后晋高祖把他的儿子都叫出来,由他自己选择。石敬瑭哥哥的儿子是石重贵,其父早亡,石敬瑭便收了他,相貌与石敬瑭相像而身材短小。耶律德光指着他道:“这个大眼睛的可以。”因而任石重贵为北京留守、太原尹、河东节度使。

耶律德光令高谟翰做前锋,同降兵一起相偕而进。到达团柏,与唐兵交战。赵德钧、赵延寿不是对手,率先逃跑。符彦饶、张彦琦、刘延朗、刘在明也跟着逃跑,士兵大乱溃逃,相互践踏而死的万计。刘延朗、刘在明到了怀州,李从珂才知道石敬瑭已即帝位,杨光远已经投降。

众人议论道:“天雄军府还完好,契丹必然不敢南下,皇帝应当到魏州去巡幸。”李从珂认为李崧素来与天雄节度使范延光相友善,便召李崧来谋议。薛文遇不知道,也跟着进来。李从珂发怒,变了颜色;李崧急忙脚踩薛文遇,薛文遇这才退去。

李从珂说:“我看见这个东西肉就发颤,刚才几乎要拔佩刀刺他。”李崧说道:“薛文遇是个小人,出的主意浅薄误国,以后不要理会就是。”李崧劝李从珂南还,李从珂听从了他的意见。

洛阳军民听说北方大败的消息,大受震动。居住城中的百姓四面出走,逃窜到山谷。把守城门的军士禁止百姓出走,河南尹雍王李重美说道:“国家多难,不能当好百姓的主管,又禁止他们去求生,只能增加恶名;不如听其自便,事情安定了自然会归还。”于是下令任凭他们随便出走,民心稍见安宁。

李从珂回到河阳,命诸将分守南、北城。张延朗请求再去滑州,以便同魏博声势相接。李从珂没能作出决定。赵德钧、赵延寿向南逃奔到潞州,唐败兵跟着他们。其将领时赛率领卢龙的轻骑兵向东回到渔阳。石敬瑭先派昭义节度使高行周,回到潞州准备粮秣。

高行周到达城下,见赵德钧父子正好在城上,高行周说道:“我和您是同乡,怎能不向您进言忠告!城中没有一斗粟米可守,不如赶快迎接晋帝车驾。”这时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木匠王爷 最新章节第12章 石敬瑭成为儿皇帝,网址:https://www.52cxzw.net/252/252833/18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