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2章 新气象(2/3)

作品:《崇祯十五年

头。

“是。”

田守信笑,很自然的执起辔头,扶朱慈烺下马。

其实田守信昨日就回到京师的,但彼时朱慈烺正在皇宫,除夕夜也在宫中守岁,因此直到现在他才见到田守信。

驸马都尉巩永固,武襄左卫指挥使宗俊泰和佟定方一起下马,然后簇拥太子回府。

这中间,杜勋站在田守信身后不远,目光瞥着田守信,嘴角带着冷笑--你的老底已经被我揭穿了,看你还能得意到什么时候?

进到后殿,朱慈烺换了一身衣服,巩永固和佟定方退走,只留宗俊泰继续留在太子身边护卫,宫女呈上午膳,朱慈烺狼吞虎咽,从早上折腾到现在,他真是饿了,这中间,田守信为太子递箸送碗,动作熟练而又自然,一点都没有因为三个月的分离而有所生疏。

吃饱喝足,朱慈烺把碗一推,靠在榻上休息。

田守信知道太子的脾气,不等太子问,就小声汇报山西处置的情况。

朱慈烺静静地听。

田守信做事还是得力的,在他全力追缴之下,不法晋商的财产无从逃匿,而田守信也立刻督促当地官府,将收缴到的钱粮送到河南,交给河南巡抚高名衡,极大的支持了河南的赈灾,在最初的半个月,正是山西送来的粮米,支撑起了河南赈灾的危局,不然河南的百万流民能不能顺利收拢,河南巡抚衙门能不能保证粮米的发放,都会是一个问题。

除了晋商的不法财产,田守信对山西当地的旱情,疫情和物价,也是都掌握,此时一一向太子汇报。

朱慈烺点头:“辛苦了,除了山西之事,你还有其他事汇报吗?”

田守信微微一愣,想了一下,摇头:“没。”

朱慈烺微有失望,不过还是不动声色的点头:“下去休息吧。”

田守信感觉到了什么,眼角急剧跳动了两下,张张嘴,想要说什么,但终究没有说出来,深深一鞠,无声的退下了。

田守信一走,另一个影子立刻冒了出来,轻步来到太子的身边,躬身小声问道:“殿下……田公公回来了,奴婢是不是要派人盯着他?”

太子却仿佛是睡着了,闭着眼,一动不动。

杜勋不敢再问,恰巧脚步响起,是唐亮进来了,于是他只能退下。

唐亮手里捧着一份文书,疾步到太子身边,轻声道:“殿下,密信。”

朱慈烺睁开眼,接住文书,打开密封的蜡印,翻开了仔细看,看罢轻轻一叹,抬目看向唐亮:“唐亮,你和田守信跟在我身边,一共有多少年了?”

“回殿下,六年了。”唐亮道。

“田守信是你师傅,你觉得,他会做出对太子府不忠的事情吗?”朱慈烺脸色严肃。

唐亮原本表情平和,但听完这句话,心中的情绪终于是绷不住了,眼眶一红,撩袍跪下,以头触地的说道:“回殿下,奴婢愿以性命作保,田公公绝对不会做出背主之事,若有,奴婢愿和他同罪!”

朱慈烺慢慢闭上眼睛,想了一下,淡淡道:“传杜勋来。”

“是。”

唐亮退去。

穿越到这个时代,最难的是什么?并不是推广新技术新观念,也不是预防流贼和建虏,而是探测人性,或者说,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。知人知面不知心,即便是太子,也不能保证,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忠心耿耿,所以朱慈烺必须甄别,选用,观察。如此才能保证他的命令和心志,能在太子府得到百分百的执行,从小到大,从太子府再到京营,最后直至整个天下。

田守信是东宫典玺,原本应该是朱慈烺最信任的人,而在这之前,田守信的所有表现都令他满意,他从未怀疑过,但杜勋发现的那本“日记”,却让他心中疑窦大起,何况田守信还曾经秘密去过锦衣卫都指挥使、田贵妃的老爸田弘遇的府上,这让朱慈烺不得不重新审视田守信。

而据刘若愚在宫中的秘密调查,田守信当初能任东宫典玺,的确是有所蹊跷。

所以不能再等了,必须立刻做处置了。

脚步声响,唐亮很快就回来了,杜勋就跟在身后--感觉杜勋好像一直就守在殿外,为的就是等待太子的召唤。虽然竭力压制,但却能明显感觉到杜勋眼睛里的兴奋,他等待了两个多月,等得就是这一天。

“殿下。”杜勋躬身。

“你亲自去,带田守信来见我。”朱慈烺淡淡道。

“是。”

简简单单一个回答,但杜勋的兴奋却掩藏不住。田守信是东宫典玺,是太子府第一监,现在太子令他这个管事带人去拿,事情已经很明显,太子已经要拿下田守信了,而田守信一拿,东宫典玺的帽子,又会落到谁的头上呢?
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崇祯十五年 最新章节第692章 新气象,网址:https://www.52cxzw.net/201/201408/69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