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6章 固守(2/3)

作品:《崇祯十五年

伏的鸟铳声忽然停住了。远望去,笼罩在明军盾阵上空的硝烟正随着北风飘荡。

前方忽然响起一片惊呼。

接着,三百多个正红旗骑兵从前方败退而回,大哭:“主子不好了,噶达浑阵亡了!”

冲阵一千人,只回来三百多人。

“什么?”满达海脸色惨白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拨马上前,正看到被正红旗骑兵拼命抢回的,搭在一匹黑色战马上的噶达浑的尸体。看到那熟悉的盔甲和身形,特别是后背的那个大血洞,满达海身子一晃,差点从马上栽下来。

噶达浑可是我正红旗的勇将啊,怎么可能……

“主子莫要着急~~”宁完我急忙扶住满达海,咬牙道:“伊拜还在,我们和他合兵一处,一定能从这里杀出去!”

满达海正要回答,就听见马蹄急促,一大队的蒙古从前方退了回来。四千多蒙古兵,现在退回来的连一千人都不到,一个个都是脸色惊恐,恍如刚从地狱之中逃出来的惊弓之鸟。

“我们伊拜主子,在山上战死了……”有蒙古兵大哭。

“啊?”

这一次,连宁完我都无法掩饰脸上的惊慌和恐惧了,不过他仍然竭力控制情绪,大声进言道:“主子莫要慌,我们可以想办法渡河,最重要的是,我大清主力还在,奉命大将军得到消息,一定会派大军来救我们的!”

满达海满头冷汗的不说话,只看向潮白河的对岸。

和刚才不同,不知道什么时候,在潮白河的对岸,出现了一股明军,人数并不多,只五百六人,此时正沿河巡视,八旗骑兵九成九都不会游泳,一人深的河水,趟下去必死无疑,即便是能找到浮木之类的渡河工具,泗水过河,等到了河岸边,迎接他们的,也必然是明军的刀枪剑戟。

所以,渡河没有生机。

那么好像就只剩下固守待援的一个选择了。

但明军大炮却一直在轰鸣,每一声炮响,都意味着八旗勇士的伤亡,身边没有一寸土地是安全的,没有城墙,也没有遮挡物,没有“固”,又怎么能待援呢?

“往山上杀!”满达海抬起头,红着眼珠子,困兽犹斗的吼道:“我大清勇士天下无敌,山上的明军虽然多,但未必能拦住我们!”

宁完我摇头:“明军诡计多端,做了这个局,绝对不会留给我们上山脱困的机会。我料山上必有陷阱。不然伊拜也不会轻易阵亡。再者,我大清勇士是重甲,仰攻徒耗体力,脱去甲胄,又难以抵抗明军的箭矢和鸟铳,所以主子,没有其他办法了,只能回河边固守!这里距离怀柔不过二十余里,相信奉命大将军此时已经得到了消息,他一定会来救我们的!”

然后不管满达海同意不同意,冲他身边的白甲兵吼道:“愣住干什么?还不快保护主子撤到河边,下马固守!”

满达海身边的牙巴喇白甲兵们相互一看,知道宁完我所说是唯一办法,不能上山,不能下河,那就只能固守待援了。于是轰然一声答应,护卫着满达海撤到河边,下马结阵,将满达海护卫在中间,用战马或者是战马的尸体当成是抵御明军炮火的屏障。残余的蒙古兵也加入其中,一起负隅顽抗。

……

半山腰。

朱慈烺放下千里镜,微微松口气:“看来建虏是想要固守待援了。”

吴甡抚掌笑道:“垂死挣扎,于事无补。”

他和太子都担心建虏骑兵会继续猛冲杨轩队的防线,虽然杨轩队火器犀利,但建虏骑兵的冲击力道却也是相当猛烈,如果满达海孤注一掷,带领所有的白甲兵拼力冲击,杨轩就算能守住,怕也是要伤亡过半。

现在建虏放弃冲击,选择在河边固守,等于是坐以待毙,实在是再好不过了。

此时,吴三桂和徐文朴追击溃败的蒙古骑兵,已经从西头追到了东头,东西两路的明军,很快就会合围,而往山上逃去的蒙古兵不是死于陷阱,就是倒在弓箭鸟铳之下,剩下的纷纷跪地投降。

到此,大局已定。

“报~~”

脚步急促,一名武襄左卫满头大汗的奔上半山腰,报道:“殿下,前方探报,有一大队的建虏骑兵正向牛栏山奔来!”

朱慈烺脸色一紧,建虏援兵,终于是来了。

……

怀柔。

建虏奉命大将军爱新觉罗-阿巴泰,带着两个儿子和祖润泽,一共两千余骑兵,一路疾驰,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怀柔。怀柔县四门紧闭,明军防守严密,看到又来了一支新的建虏骑兵,怀柔县丞又出现在了城垛口,挽起袖子,准备骂战。

不过阿巴泰并没有急于劝降,而是先详细的了解满达海追击的情况--满达海并没有带全部的兵马追击而去,现场留了一百红甲骑兵盯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崇祯十五年 最新章节第626章 固守,网址:https://www.52cxzw.net/201/201408/62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