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7章 南汉山城(2/3)

作品:《崇祯十五年

,随本经略继续驻守辽南,因应兵马的变化,作出以下调整……”

周遇吉带兵离开,而且是带走了差不多一半的主力,金州旅顺的防务自然是要调整,于是原本驻守北岭的阎应元回到金州,主持城中防务,北岭交由千总赵良栋镇守,北门和东门的防线,自然也要收缩,东门由副将谭震把守,原本不被当主力使用的许天庞部也担起重任,由高斗枢亲自指挥,为全军总救援。

……

一切安排妥当。众将都去准备。原本停泊在金州湾里的明军战舰忙碌了起来,纷纷靠岸,装载各种军需物资,将骑兵战马、步兵火药源源不断的送上船去。

入夜之后,金州湾也依然是灯火通明,小船往来运送不停。

东门外的山岭间,两个黑影隐蔽在暗夜和松枝之间,正鬼鬼祟祟地观望,确定无误之后,迅速摸爬离去。

……

两日后,载着辽南救兵的几十艘大船,离开金州湾,帆樯如云,往朝鲜而去。

“朝鲜可救一定要救,如果不可救,也千万不可强求。”

临行前,高斗枢小声叮嘱周遇吉。

周遇吉点头表示明白。

高斗枢又看郑森,脸色肃然:“郑提督,大军成败就靠你了,切记不可强求,仁川能登则登,不能登可选其他地点!”

“末将明白。”

……

朝鲜。

就在大明援兵上船出发,往朝鲜救援而来之时,朝鲜正在经历一场,从崇祯十年以后,又一次的大浩劫,李倧是一个嘴上的巨人,实际的侏儒,虽然他下定决心,这一次要摆脱建虏的暴虐,重归大明的仁德。但实际情况,却远远不及他所料。

为表决心,李倧效仿三国孙权,手提长剑,斩断案角,以誓绝不向建虏屈服的心志,哪怕建虏杀了他的世子,他也绝不回旋,所有亲清派的官员,在一夜之间,全部被他罢黜囚禁,原本被压制的亲明派官员,全面起复,掌握朝鲜各处的关键衙门,同时紧急修缮汉阳城防,准备迎接建虏可能的攻击。

--原来,自从屈膝投降建虏,将世子送到沈阳为人质之外,建虏黄太吉还下令,朝鲜不得修缮国都城防,为的就是防止朝鲜生出异心,凭借汉阳抵抗。

这些年,虽然沈器远等人偷偷摸摸地修了一点,但经不起大战。整个汉阳的城防极其薄弱。

只是,不等这些亲明派官员真正上任,熟悉权力,加固汉阳守备,沈器远就得到了军情司的密报,知道建虏大军已经杀到了鸭绿江,于是急忙禀报李倧。

最初,李倧是不信的,他不信建虏来的这么快。

但事实和他所想的相反,只用了十一天的时间,多铎就兴师问罪,旋风一般的杀到了汉阳。

李倧目瞪口呆,他知道,消息提前就泄露了,所以建虏才会来的这么快,不给他太多的准备时间。

李倧慌忙下令朝鲜各地的兵马,速速勤王救驾。

但一切就如崇祯十年,丙子胡乱的重演,朝鲜各处兵马,要不被击溃,要不吓的龟缩城中,不敢救援,十一天的时间,从鸭绿江一路杀到汉阳城下,多铎的兵马几乎是摧枯拉朽,切瓜砍菜,如入无人之境。

至于多铎究竟率领多少兵马?各处探报不一,有人说一万,有人说三万,有人说不过几千人,但不管建虏有多少兵马,朝鲜上下已经被建虏杀怕,无人敢出城迎战,所以,建虏究竟有多少人,也就是一个无从知晓的问题了。

李倧又惊又怒,但此时也由不得他想太多,一边向大明紧急求援,一边收拾细软,带着一众嫔妃,照例想要逃往江华岛,以海水阻隔建虏的铁蹄,但此时冬季冰封,江华岛海面可以走人走马,江华岛已经不是安全的所在,加上连日大雪,颠仆不便,于是沈器远建议,还是前往南汉山城为妥。

南汉山城距离汉阳四十里不到,乃是一座小城,位在汉阳和江华岛之间,崇祯十年,丙子胡乱之时,李倧就是在逃往江华岛的途中,被建虏围在南汉山城的。

相比于国都汉阳,南汉山城虽然小,但城墙高大,防御坚固,沈器远成为南汉山城守卫之后,整饬兵马,加固城防,又在城中囤积了大量的粮草,就此时此刻来说,南汉山城绝对可以称作朝鲜的第一坚城。

李倧听从了沈器远的建议,带着嫔妃和朝中大臣,在沈器远等人的护卫下,急急逃往南汉山城。

城中士大夫亦扶老携幼,哭声载路的跟随。

南汉山城,再一次成了朝鲜半岛的焦点。

一切的一切,都重演了崇祯十年,丙子胡乱的景象。

李倧刚进入南汉山城不久,多铎督帅的兵马就赶到了,随即多铎命令竖起木栅,四面围之,呼喝李倧速速投降。

直到此时,朝鲜君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崇祯十五年 最新章节第1227章 南汉山城,网址:https://www.52cxzw.net/201/201408/122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