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12章早晚哼哼(2/3)

作品:《诡三国

钝……

挑重点……斐潜瞄了一眼庞统。

庞统嗯了一声,然后眼珠子迅速上下活动着,嘴里快速咕噜咕噜过去,然后忽然停住了,睁大了眼,抬头去看司马懿。

在场的其他人也跟着庞统将目光投向了司马懿。

司马懿双目低垂,纹风不动。

嗯咳咳……庞统清了请嗓子,……仲尼修书,注写春秋,论述尧舜,三代间事,甚为备详。然其少言五德,亦避阴阳鬼神,若五德乃正朔大事,岂无独明言乎?故臣以为,夏商周三代,并无其说……

黑胖子的声音刚落下,便是哗然。

哦呵……

嘶……

斐潜伸出手示意,让众人安静。

……春秋之中有云,十月陨霜杀菽,又有一说,二月无冰,足可见三代之时,时与天合。乃至秦法,以十月为正,勿应天时,唯求其德,不务纯道,直求虚名,上则戾于天,下则妄于人,则后又僣乱假穷者众也,各有所论,不知所从,治乱之迹,不可不辨,维正直道,不可不明。臣之学,愚笨不足以全,唯愿引他山之玉也……

……华夏正统,可为传曰,君子大居正是也,又可曰王者大一统之言,故可知正者,乃正天下之不正,统者,乃合四海之不一也。天下之不正,四海之不一,便如春秋各国,纷乱相争,民生潦倒,生灵涂炭,是以君子所不忍,秉先贤之志,行荆棘之路,求天下之正,四海之统也!

……尧舜之传,三朝之代,各有其故,或以至公,或以大义,或是平以乱,或是靖八荒,皆得天下之正,合四海于一。故可知,非有德,方行之,乃行之,方有德……

……故虽有正名,然无正行,终无可为是也。有居其正,而不能合天下者,东周是也;有统四海,而不得传其正者,前秦是也。五德始终,生克由人,秦亡汉继,王贼又生,光武中兴,便是重论……

……若天有五德,岂可如此儿戏?若天道有常,岂可随意更改?

庞统话音刚落,便是哄然一片,众人纷纷控制不知自己的八卦之火,熊熊喷喷,叽叽喳喳起来。

华夏历史上的这个五德,似乎看起来简单的五行五色,实际上却影响了华夏政治长达千年的变幻,一德对一色,金德对白,木德对青,水德对黑,火德对红,土德对黄。五行相生相克,终而复始,天道轮回。

然后每一个称王称帝,或是企图称王称帝的人,都会先宣称自己,或是自己统帅的这些人是一种可以克制旧朝的新德,甚至还没有成功的时候,就迫不及待的改换了颜色,进行所谓的颜色革命。

周是火德,秦始皇就说自己是水德,而水德相应的颜色就是黑色,所以整个大秦帝国就成了黑客帝国。

庞统的声音依旧在继续……

若五德之说可真,则前秦用之切矣。色尚黑,旄旌节旗,处处皆黑,改年始,朝贺皆冰雪,十月方为正,数以六为纪,符冠皆六寸,舆六尺,步六尺,乘六马,真所谓无不以六,无处不黑,然则如何?一统天下,一十五年,便是天下大乱,道德尽丧。色尚不足黑乎?法尚不足六乎?

斐潜忽然觉得有些想笑,若是后世那些只会喊六六六的咸鱼,怕是在秦朝能混得挺好……

五德始终说的起点,然后说是黄帝,然后那个时候开始,其后的夏、商、周、秦分别为木、金、火、水,按照这样有规律的五德轮换,按照道理来说,汉朝革了秦朝的命,那么是土克水,汉朝应该是土德才对。可刘邦却自认为黑帝,没土德,是水德,所以制度服色依旧沿用秦朝旧制。而汉朝官方正式承认土德,是在百年之后的汉武帝才得以实现……

然后大汉变成了一片黄色。

然后大汉啥都用五,五铢钱,就连官印上面的字,也是五个字最多。

算起来,汉武帝革了他老爷子,他祖宗的命?

到了西汉末年,王莽篡位,搞了一个新朝出来。由于他是和平革命,通过让人禅让的方式得来的帝位,跟以往暴力革命的方式不一样,所以五德始终说对他而言就有一些相对困难了。

但这并没有难住王莽,他当黄门侍郎时的同事刘歆,为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个五德相生的理论,即金生水、水生木、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。从此,五德就即可克,又可以生,亦或是不生不克,反正上面大大的写着五德二字,然后在不引人注意的边角旮旯,则是出现了一行小字,以上解释权归……

既然王莽用五德说事,那刘秀也不客气,就顺势利用了这一点,来做光复大汉的事业招牌,表示说王莽的金,是九阴虚金,刘秀他自己的火,是天罡真火……

好吧,这个是蜀山的说法。反正最终刘秀成了火德皇帝,整个大汉天下的颜色又变成了红色。

汉朝一会儿水德,一会儿土德,一会儿又火德,更加表明了这种所谓的五德解释,其实完全都是操控在人类的手上,而非什么天意。

然后到了黄巾起义,按理说这是暴力革命,按照五行相克的理论,应该是水德,色尚黑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诡三国 最新章节第2212章早晚哼哼,网址:https://www.52cxzw.net/103/103435/2211.html